江苏都市网 资讯中心生活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旅游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南京资讯 正文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攀高向新

2024-01-31 11:19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夏思宇

  通讯员 耿瑞雪 王若宇

  1月21日,南汽江北新区基地电池暨新能源动力科技厂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推南汽江北新区基地动力产品结构实现向新能源转型,进一步优化全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该项目所在园区,是新区“3+3+X”主导产业版图中智能制造板块的主要承载地——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近年来,园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倡导企业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助力国家“双碳”战略。2023年,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5.5%。如今,一批批绿色转型产品“走出”工厂车间,引领着园区能源利用模式转变,并让绿色创新的脚步遍布世界。

  盘活绿色“家底”,促供需“双向奔赴”

  汽车工业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南汽江北新区基地是上汽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车型涵盖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产业升级,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表现得最为直接。南汽江北新区基地向智能化、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转型成效显著,去年8月,南汽上榜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类)认定名单。此次开工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4万台套电池以上的生产能力,装机量预计达到10—13GWh以上。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被称为我国外贸“新三样”。在园区厂房的多个屋顶上,3995块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已“追光”两个多月,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力,为园区减少了超过50%的电网用电。

  “BIPV是指做建筑的时候把光伏植入进去,让光伏作为建材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发电单元。这次我们在部分厂房生锈的彩钢板上做了一层光伏屋顶,就像给手机贴膜,兼有建材功能和发电效益。”南京协鑫新能源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尹泽解释道,去年11月,研究院开发建设的园区一期1.98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平均年发电量可达183万千瓦时,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16吨。

  以自身主业助力低碳园区建设,尹泽在欣喜之余,却也不禁为后续一万多平方米的光伏清扫工作犯了难,“就像擦玻璃一样,光伏板越干净,下面的晶硅面板能够采集到的光也就越多,功率就越大,但目前国内做光伏运维清扫机器人的企业较少,智能化程度也不够高。”

  置身于绿色发展“朋友圈”,他的困扰很快就得到解决。通过“好友推荐”,园区向协鑫引荐了在制造工艺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苏美达,两家一拍即合,共同出资金,联合做课题,迅速研发出了一款智能清扫机器人。经测算,投用后对于发电量的提升作用明显。

  今年开年以来,除了1亿多元的光伏在手订单,协鑫还收获了智能清扫机器人带来的1000多万元订单增量。

  专注技术创新,高端产品“风景独好”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如何更好地保护“心脏”安全?阻燃材料便是一种有效的防火手段,也成为摆在园区企业南京聚隆面前的一道难题。

  “电池阻燃材料是汽车安全领域重要一环,但其研发、生产难度很大。去年,我们争取到了与一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的机会,一款性能优越的电池阻燃材料便是‘敲门砖’。”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曙阳说。

  原先,这种材料大多应用于家电行业的电子连接器上,属于很小的零件。而此次聚隆接到的客户需求,属于大型的薄壁化产品,对材料的成型工艺、流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团队夜以继日、连续攻关生产加工工艺。“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这款‘问题产品’真的实现了逆袭,质量和稳定性完全达标。”刘曙阳感叹道,凭借高强度、高模量以及优异的电性能,这款材料已经成为南京聚隆的“王牌产品”,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合作项目。

  瞄准绿色赛道,同样术业有专攻的,还有坚持24年只做拉挤工艺开发和延续的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走进厂区内,各个车间都设有实验室、示范线等大量研发空间。在“复合材料边框拉挤示范线”,上百条玻璃纤维从货架上等待拉挤,通过模具加热与聚氨酯树脂结合,一根光亮如玉、可用于光伏板的复合材料边框就制成了。

  “拉挤工艺是众多复合材料加工工艺中的一种,这条示范线实际上是升级后的2.0版本,整个产线研发耗时4年多,中间经过了无数次的试生产和中试,最终给客户提供更加稳定的生产流程,使成品率高于95%。”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正珲说,这一指标高于同行5-10个百分点。

  为什么要建示范线?程正珲表示,新客户需要更直观地了解生产线的运作方式,就可通过实地教学、培训,从而快速、正确地使用设备操作。目前,已有100余套产线在全国各地的光伏生产企业使用。

  随着园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至274家,较2016年翻了两番。

  角逐国际市场,“碳中和”认证加持

  19日下午,天色阴沉,雨雾蒙蒙。来到位于星火路上的苏美达园区,记者看到一侧的草坪上,一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组成了地面光伏电站。紧邻的室外智能大屏上,能源管理平台汇集了各类数据:今日发电量81.3千瓦时,今日收益71.6元。

  “一般晴天的发电量是今天的5到6倍,除了运用清洁能源发电,我们还购买了一部分绿电,整个园区已实现100%绿色电力生产和用电。”苏美达能源副总经理仲在峰介绍,企业一方面通过自建分布式能源,促进绿色能源代替,另一方面,通过自有售电公司直采绿色电力及绿证等举措,实现全额绿色电力消费。

  去年3月,江苏苏美达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辉伦太阳能宣布其工厂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全国首张100%绿色能耗认证证书。

  6月,辉伦太阳能成功获得TüV南德碳中和达成认证。TüV南德是欧盟授权温室气体排放审核机构、ISO组织认可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标准认证机构,获得多家国际组织授权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第三方审核机构资质。这一认证,标志着辉伦太阳能绿色工厂再升级为国际认证的“碳中和”工厂。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及服务提供商,记者了解到,目前辉伦太阳能90%以上都是出口产品,并在东南亚建有制造中心。

  在国际认证的“加持”下,园区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底气更足。欧美消费者的门前草坪上,一个外形酷炫的机器人缓缓前进,伴随着它富有规律的行进路线,周边草地恢复了整洁美观用。这位聪明又灵活的“修剪工”,来自园区的苏美达智能科技产业基地。

  塑料部件回收材料含量超过50%、超长生命周期达5年、可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经过绿色认证,TUV莱茵向苏美达全系列智能割草机器人颁发全球首张户外动力设备(OPE)行业的绿色认证。

  “在首张绿色认证的加持下,我们成功进入全球最大零售商的销售体系,并且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分别开拓了多个千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公司海外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巩固。”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技范”十足的智能草坪机器人在海外颇受青睐,顺利挤进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