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目前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有156.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如何让南京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从2020年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医养结合的路上,南京一直在努力探索,南京“医养结合服务圈”入选“全国典型经验”。
双桥新村71岁的王太勤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居家养老。今年4月份,脑梗后的她行动不便,语言不清晰,急需康复,家庭医生建议她建立“家庭病床”,在“家庭病床”上,她被检查出有“高钾血症”,虽然还没有发作,却是生命“炸弹”。“幸好有家庭病床,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王太勤的儿子告诉记者,在家住院,也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因为可享受医保政策,基本不要自己掏钱。每周,医生护士都到家里看望、检查,有问题随时给医生护士发微信打电话。全家人认为这样的养老模式既省钱又方便。
秦淮区红花卫生服务中心双桥新村卫生服务点负责医养结合项目的王麟医生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辖区里有40多位市民建立了“家庭病床”,他们和南京市第一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家住院”期间,如果有突发情况,可以先去诊疗后结算,为市民解决了实际问题。
近年来,南京以“医养结合”为突破口,落实了分级诊疗的要求,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而“家庭病床”就是南京探索医养融合一个代表举措,记者从会议中获悉,2019年南京市“探索健康养老新模式,打造医养结合服务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
南京市老龄办副处长范训国向记者介绍,之所以获得点赞入选“全国典型经验”,这跟南京的努力探索是分不开的。目前南京正在探索六种模式,“签约”模式、“养办医”模式、“医办养”模式、“一站式”模式、“双进”模式、“互联网+”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适应群体,其中“互联网+”模式广受欢迎,去年开始在秦淮、建邺、雨花台、江北新区试点,建立区域“互联网+护理”平台,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为失能、半失能、慢病体弱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目前南京已有59家医疗机构、护理院(护理站)加入服务平台,完成线下服务2025例,受到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为着力解决医养结合的痛点难点,南京提高了家庭病床待遇水平,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保障,将医保支付限额由每季度1500元提高到每月1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