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都市网 资讯中心生活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旅游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南京资讯 正文

为救患罕见神经母细胞瘤养女 养父母竭尽所能

2020-05-10 09:59 来源:南京晨报

  因为不能生育,酷爱孩子的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西二村村民刘寿萍与丈夫在儿童福利院领养了一名女孩,起名雍恩淇。可女儿一岁半时,被查出患上了罕见的神经母细胞瘤。5年来,夫妻俩为了孩子竭尽所能,不惜倾家荡产,全力救治。

  刘寿萍,今年40岁。2020年3月的一天,她从家门口的福音东路公交站下车,扛着孩子、背着双肩包、拖着行李箱,回家来了。这样的情形从孩子一岁半开始,至今已有5个年头,这次回来是孩子雍恩淇的第38次化疗。附近村民说,别看刘寿萍瘦小的身体,一个人扛孩子、背拖行李,去上海、到北京、赶沈阳从没有让她累垮。“一切为了孩子,只要孩子有一口气,我就要奔波,我不能垮下。”她如是说。扛在肩上的孩子是她与同龄的丈夫雍太林领养的女儿雍恩淇,今年不到7岁。

  不能生育 领养的女婴不幸患上重症

  刘寿萍与丈夫雍太林是同村长大的,从小就喜欢孩子,似乎是老天跟她开了个玩笑,她婚后一直不能生育。

  从2011年11月他们试管婴儿失败后,夫妻俩就开始托亲戚、找朋友,期望领养一个孩子。没过多久,刘寿萍接到了一个惊喜的电话,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去儿童福利院领养孩子。2014年4月14日一大早,他们就乘车来到南京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她与丈夫被工作人员领进孩子房间时,放在前面的女婴看见她,脸上就露出了微笑,她俯下身子想去抱起孩子,女婴咯咯地笑出了声,她与丈夫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老天恩赐,我们就领养这个孩子!”

  “我有孩子了,我有孩子了!”她手舞足蹈,激动得就像一个孩子,让丈夫在门前守候着,怕孩子被别人抱去,自己则赶忙跑到服装店,为孩子从里到外一下买了两套衣服。但快乐与平静的生活有时是那么短暂,经常感冒咳嗽的孩子在未满两岁的那一年,医院的诊断几乎让全家人崩溃。

  小恩淇回家后没有几天就患上了感冒,不敢怠慢的她和丈夫把孩子带到儿童医院就诊,并顺便给孩子做了一次体检,体检报告反映小恩淇左脑偏小、营养不良,其他正常。

  小恩淇不到两岁的那一次夜里感冒发烧得非常严重,喂药后还出现了呕吐,孩子还说肚子痛。医生建议先做了B超,接着医生要求再做CT,又做CT增强。结果出来了,医生把她丈夫叫进办公室说,孩子患的是神经母细胞瘤,是癌症中很少见也很难治愈的那种。目前神经母细胞瘤治愈率非常低,两岁大的孩子概率更小。

  四处奔波

  扛着孩子寻求医院和专家

  小恩淇的神经母细胞瘤长在右腹部,连着三根主动脉,由于肿瘤比较大,必须化疗减小后才能手术。孩子腹部疼痛,她整日整夜地用手按摩帮孩子减轻痛苦,可是只化疗了一个疗程,小恩淇就发起了高烧,不能再进行二次化疗,在医院治疗了7天,高烧仍然不退。那天,刘寿萍和丈夫24小时轮流用凉毛巾给孩子物理降温。他们的坚守,出现了奇迹,小恩淇终于退了烧。

  又做了三次化疗后,小恩淇的肿瘤缩小了并达到了手术要求。从没有希望到看到了希望,夫妻俩刚露出一丝欣慰,医生手术前的谈话像冬天里泼到头上的一瓢冰水:“孩子的肿瘤与三根主动脉连结得太紧,手术只能拿掉70%的瘤,而且还要拿掉一个肾。”“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少一个器官呢?”她与丈夫在网上搜寻能保肾手术的医院。他们去上海,头天晚上就排队挂专家号,外科专家看CT片子后说手术没有把握保肾。他们又去北京儿童研究所,找到了专家能够保肾做切除手术。筹备好了手术费用后,2016年6月她带着两岁半的小恩淇在北京成功地做完手术。

  从北京手术后到今年3月,不到4年的时间里,小恩淇身体的并发症和肿瘤的复发没有停止过,手术和化疗也从未间断。为了孩子有好的治疗,她都扛着孩子去上海、北京、沈阳,四处奔波寻求专科医院知名专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夫妇俩就做百倍的努力。

  能活下来

  绝不放弃 还有很多好心人帮助

  医生开始给小恩淇下的结论是只能活半年时间,而现在已经过了四年。这四年中,有她与丈夫的不放弃,有孩子的坚强,更有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相助。

  由于癌细胞的转移和身体并发症的出现,小恩淇随时要手术和化疗。而小恩淇的血型又是稀有的“熊猫血”,每次手术前都要寻找“熊猫血”的志愿者,但她从没有担心过,只要他们在献血网站一发消息,这些志愿者都能主动联系,及时赶到医院免费献血。他们有南京江宁的,还有苏州的、杭州的,有人还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不时之需。无论在南京,还是在外地,孩子只要手术用血,一个电话他们都自费乘车赶到医院为小恩淇献血。小恩淇稀有的血型从未稀缺过。

  小恩淇每次手术或化疗费用多到几十万,少到一两万。第一次在北京做切除手术需要50万元的治疗费,爱德基金会一次就捐来了20万元。为了带孩子看病,刘寿萍一年难得上几个月的班,但企业没有让她辞职,她随时请假随时批准。每当家中经济出现困难时,企业都能提供帮助,同事们还多次为小恩淇捐款。她所在的街道和村委会的领导干部们也经常来家里询问情况,每到过年过节都会送来慰问金。

  回报社会

  她和丈夫都是献血志愿者

  “孩子是苦命的,家庭碰上厄运了,可幸运的是,我们的难处始终都有好心人的帮助。” 她常常被感动着。为了回报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她与丈夫决定也要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

  “女儿奇迹般地活到今天,我与丈夫付出小爱,可社会付出了大爱。这个大爱激发出我们的小爱,人人为我,我也要为人人。”她说这不是大话,是心里话。在她家的抽屉里摆放着一堆无偿献血证,有南京的,有北京、沈阳等外省市发的。从孩子看病的第二年起她与丈夫就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她已经献血和血小板达30多次,丈夫捐献了20多次。她与丈夫不论走到哪个城市,都不忘去采血点献血。在网上看到哪里血库吃紧,他们第二天就去捐献。妻子已经得到了家人的同意,承诺逝世后将捐出包括自己的眼角膜在内的一切有用器官,回报这大爱的人间。

  采访快要离开时,小恩淇的爸爸私下说,小恩淇的病情不容乐观,估计时间不多了,但是他们不放弃的决心没有改变,不管孩子未来如何,他与妻子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做志愿服务的信念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