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防护意识相对较薄弱,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地广人稀管控难度较大……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长芦街道作为江北新区唯一一个全涉农街道,在疫情防控工作上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严峻形势下,街道多方联动、全面部署、多措并举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全力守好新区防疫“北大门”。
出手“快而准” 助力防疫工作高效落实
1月22日起,街道开始对辖区敬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主动打电话给老人亲属,鼓励他们利用微信、视频和电话拜年等方式慰问老人。“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当即实行了分餐制。对于个别特殊情况的老人,我们就主动送餐上门。”长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晓燕说。对于需要外出看病的老人,街道安排工作人员全程陪护,返院后安置到指定区域进行隔离,保障每一位老人的健康。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国内疫情愈加严重。除夕当晚,街道全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放弃了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快速集合奋战一线,对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长芦街道地域宽广,人员居住分散,且大部分拆迁居民都在异地安置,据姚晓燕介绍,目前居住在大厂、葛塘、六合雄州的长芦户籍人群就有1万多人,还有几千人在外地外省,为确保不漏一人,全街上下一心,紧密跟踪摸排,在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街道范围内未出现一例确诊患者。
紧抓“三个重点” 严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对于开放式的地域特点,街道紧抓“三个重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场所,严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2月初,医疗物资紧缺,街道仍心系辖区内特困家庭、失独家庭、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将街道获赠的蔬菜逐一分发到位,并为该群体送去口罩近6000只。上门期间,工作人员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防御意识和防御能力。
据介绍,长芦街道白玉社区、城东新苑和方巷小区是人口密度较高的三个小区,共2300多户7000余人。其中,方巷小区地处江北新区“北大门”重要关口,属于开放式小区,外地流动人口比例较大。1月28日,街道临时将其封闭并严防把控。同时,针对三个小区进行布点管控,安排服务站工作人员和楼栋志愿者24小时轮流值班,对小区内部及外来人员进行严格排查,要求返宁人员自行居家隔离。
此外,街道还对辖区农贸市场、宾馆、棋牌室等重点场所加强监管,采取进门量体温、人员登记、定时消杀等方式,大大降低公共场合疫情集聚爆发的可能性,并关闭了农贸市场活禽交易,进行全天候巡查、监管。
加强群防群治 全力阻断疫情输入蔓延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辖区内的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外来务工人员也逐渐增多,仅陆营社区每天就有上百人。为此,街道上门逐一排查,对外来人口入住小区实施“旅馆式”管理。对于辖区内缺乏卫生医疗资源的单位,街道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做好相关隔离、指导、检测取样等工作,扎实推进各项防疫工作。
按照农村习俗,家中有红白喜事都要办家宴,疫情一发生,街道就开始对辖区内办家宴的厨师群体进行宣教,通过红白理事会对村里老百姓宣教。期间,街道社区各干部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响应。据介绍,长芦街道通江集村社工焦东萍的外婆于大年三十去世,身为一名党员,考虑到疫情的影响,焦东萍立即与家人商谈取消家宴,简办丧事。焦东萍说:“疫情防控期间不适合办家宴,应该一切从简。”
除工作人员外,街道也大量动员基层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和防御工作中来。疫情爆发以来,街道社会组织就积极筹措防疫物资,对贫困家庭进行捐赠,并开通电话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为居民开展线上心理科普,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我们大部分志愿者都来源于本土百姓,他们有的做线上心理咨询,有的坚守卡口,有的四处拿着小喇叭宣传,大家都尽心尽力工作,却从来不计任何报酬。”姚晓燕真切地说。新江北报全媒体记者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