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超在捐赠仪式现场
郑志超当年与爱人邵婉的像片
郑志超签字
昨天上午,扬州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内,92岁离休干部郑志超终于了了心愿。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他将唯一一套住房的售房款共计54万元,全部捐给了扬州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
小时候穷得就剩下一张草席,是国家和党给了我们现在的一切。她从不舍得为自己添置任何衣物,总说缝缝补补还能穿……
无私的捐赠
昨捐唯一房产售房款54万 92岁老人开心地笑了
“郑老,刚刚我念的您听清楚了吗?有疑义吗?”面对公证处工作人员询问,老人接连点头应答:“听清了,没有疑义。”
这个愿,郑老记挂在心里9年。扬州市老干部局退休老干部周彪见证并参与了整个过程。2011年,郑志超及其爱人邵婉决定搬进曜阳国际老年公寓,时任扬州市老干部局基层工作处处长周彪是他们的入住监护人。“搬进公寓前,他们就和我提过,想要把房子卖了,把钱捐了。”周彪说,当时老俩口还特意以书面文书委托他托办理售房和捐赠,“那个过程也进行了公证,时间很巧,正是9年前的今天,5月26日。当时老人身体不错,考虑到有可能会住回去,所以迟迟没有将捐赠一事往前推进。”
今年1月,爱人邵婉去世,郑老又牵挂起这桩心事。每次周彪前去探望,他都再三提起。“前不久,我们找了好几家中介,在比对完报价后,最终以其中的最高价将老房出售。”周彪说。售房款共计54万元。
从房屋产权到房屋售卖再到房款捐赠,每一个程序,扬州市扬诚公证处均为老人免费办理。“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扬诚公证处工作人员汪志华说,自己工作十多年,像郑老这样将唯一住房捐赠的,是第一次碰到。
如今,郑志超的眼睛已不大看得清,捐赠协议书上的签名有些歪斜。完成捐赠后,老人开心地笑了, “我早就有这个心愿咯,没想到手续这么麻烦。”
残酷的命运
当年家里穷得就剩张草席 18岁学医从军经历过战争
18岁学医从军,经历过解放战争,参加过朝鲜战争,后在扬州供销社工作。对郑老而言,命运的残酷或许不是战场,而是生活。
1991年,郑志超的独生女儿因病过世。重击之下,郑老和老伴伤心欲绝。20年后,这对失独老人搬进老年公寓。
“小时候家里穷得就剩下一张草席,是国家和党给了我们现在的一切,如今只是把仅有的再献给国家。”带着老伴的遗愿,郑老将54万售房款悉数捐给了扬州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我们失去了女儿,但我和老伴都希望,下一代更好,我们的希望就在孩子的身上。”
“根据老人意愿,这笔善款全部用于扬州孤困儿童的关爱与帮扶。”扬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扬州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长单启宁说,扬州目前有8000多名孤困儿童,这些青少年儿童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帮助。
长情的“遗产”
国家和党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主动要求捐献遗体
在别人看来,“裸捐”是种高尚境界,但在郑志超眼里却是平静,“我老伴一再和我说,我们的钱已经够用,一辈子都是享共产党的福,现在要报答国家,报答共产党。”
刚入住老年公寓时,原社区工作人员专程给老人送上尊老金,没想到,老两口却又将尊老金捐给了社区。
“我们在那住了几十年,对那里情况比较熟悉。那里还有一些比较困难的家庭,捐出尊老金,是希望以社区的名义帮助辖区的困难家庭。”郑志超说。
老两口很早就商量在百年以后,要将自己的钱财全部捐献给国家,“没有子女,没有了牵挂,国家和党把我们照顾得很好,积蓄和房子真正成了身外之物。”郑志超说。
提到已经离开的爱人,郑志超难掩悲伤,“她从不舍得为自己添置任何衣物,总说衣服破了缝缝补补还能穿。”公寓里有个房间原是邵婉的,里面还留着她缝补用的剪刀和针线。如今,老人捐出了唯一房产,更将身体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爱人邵婉在住院期间主动要求捐献遗体,经她再三要求和确认下,医院与其签署遗体捐献协议书。同样的协议书,郑志超也签了一份。
面对生活的苦难,两位老人选择将小爱转化为大爱。老伴走后,郑志超的生活剩下了孤独。在怀念女儿和爱人的朦胧光阴里,这个孑然一身的老人留下了这段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
记者 楚楚 摄影 庄文斌
征集
共寻2020“最美家乡人”
即日起,扬州晚报、扬州发布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及全国媒体,共同启动2020“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以“最美百姓事,最浓家乡情”为主题,寻找“家乡守护者”。您可通过扬州发布App报料平台、扬州发布微博微信等渠道告诉我们,也可关注“天天正能量”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进行推荐,参与微博话题#最美家乡人#互动并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