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甜宠剧”,原来是美食
刘雨涵
“没想到这一季的《风味人间》一开始就比甜宠剧还甜”,《风味人间》第二季上线开播,第一集的《甜蜜缥缈录》就把观众们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过甜宠剧。为何美食纪录片会持续给人这么大的感动和安慰?通过食物,让观众发现细致的生活,发现纯粹的热爱,发现百味的人生,这应该才是美食纪录片最能打动人的深层价值。
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美食纪录片已经成为观众的刚需,《人生一串》《早餐中国》《沸腾吧火锅》《宵夜江湖》《寻味顺德》等不同类型的美食纪录片用视觉来诱惑“吃货”们的味蕾,而创造了“舌尖”奇迹的陈晓卿所带领的团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由陈晓卿团队操刀的《风味人间》在2018年播出之后受到热烈好评,时隔一年多,《风味人间》第二季终于上线。这一季的画面,还是一如既往地让人极度舒适,每一帧都让人不舍得快进。与第一季讲述海洋食材、大陆食材、火与食物、宵夜、香料等包罗万象不同,这一季的《风味人间》化繁为简,从酸甜苦辣的口味开始切入。
第一集的《甜蜜缥缈录》,被观众评价为“减肥道路上的巨石”,网友戏称,“健身教练正在提刀赶来”。正如节目中的旁白所言,甜“全身心传递着安全美好的信号”。蜜汁满溢的画面,配上李立宏老师声线浑厚的解说,再加上烘烤烹制的声音,这对观众来说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却是对味觉的“折磨”。扬州的早点翡翠烧麦和千层油糕并称“扬州双绝”。片中将大厨和面做油糕的过程配合上鼓点的音效,仿佛功夫大片。足足64层的千层油糕用筷子夹起来颤颤巍巍的画面,让观众在弹幕里直呼“馋哭了”。而最后当李立宏老师用解说播音腔说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网络流行语,又有着略带顽皮的萌感。“土耳其人相信,甜食等同于善良的心和温暖的话。”巴克拉瓦被称为土耳其甜点皇冠上的明珠,这种果仁蜜饼与扬州的千层油糕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好像白布一样的面皮,每张厚度不超过0.1毫米,要上下覆盖20层面皮。观众赞叹“简直就是艺术品”。
陈晓卿团队做美食纪录片的特点,并非着眼于珍馐佳肴,而是更愿意去寻找味觉的源头。就像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他们从小麦的种植讲起,最后拍做馒头,也能把人看得口水直流。这次在《甜蜜缥缈录》中,节目从尼泊尔的蜂蜜猎人采集崖蜜讲起。喜马拉雅巨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蜜蜂,它们产的蜜在上百米高的悬崖上,是世界上获取难度最高的蜂蜜。蜂蜜猎人踩着藤梯爬上悬崖采集崖蜜的画面,让人想到《舌尖上的中国》里小男孩爬上高树采摘松茸的一幕。不过相比于《舌尖上的中国》注重人文情怀的讲述方式,《风味人间》更专注于食物本身,对于人物身上的故事点到即止,不至于过分煽情和悲情。这倒也符合网络节目的特点,毕竟大部分观众只是奔着美食来的。
这次在节目中,还加入了作家语录,让这档美食记录片显得更具有文艺风范。比如节目引用了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话——“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却又是胃肠的奴隶”。对于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文字提炼运用——“只有如此的坚决和果断,才能够使甜支撑起伊斯坦布尔的茫茫人海”。这样的“上价值”,让旁白的宏大叙事有了文学的底蕴,不至于显得空洞和煞有其事。
短短50分钟的一期节目,给人们留下的记忆点还有很多。比如四川乡村厨师掌勺的坝坝宴,将大家平时觉得最无聊的婚宴拍出了人间烟火的香气四溢,一道五花猪肉、红糖、糯米搭配的“甜烧白”,也颠覆了大家对于川菜的麻辣印象。让人恍然发觉川菜的精华其实在于糖和其他味道调和的复合口味,比如荔枝口、鱼香口。苏州老夫妇采摘六到八成熟的鸡头米,软糯Q弹的鸡头米道出了日常生活的细腻与极致。马拉西亚小岛上的原始海洋部族,几乎终生不会踏上陆地,他们通过海胆黄中的氨基酸来感受甜味的诱惑。香港的烧猪作坊中,老板和员工用放在地炉上加热的苦瓜汤解暑,人们学会在这甜的反义词中寻找回甘,“凭借巧思和双手,能够抵达它的对岸”,让节目对于甜的理解更上了一层境界。
陈晓卿说,他们的节目是“用食物去认识这个世界”。因为疫情的影响,他们在节目的结尾加入了一句,“只有经历了不寻常之后,我们才知道生活里的那些日常弥足珍贵”。或是大快朵颐或是岁月静好,美食给人带来的安慰和治愈,总是超过了美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