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都市网 资讯中心生活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旅游频道
首页 > 生活频道 > 商业资讯 正文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造车行业大变天

2021-09-08 15:56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报道,2021年过半,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战役告一段落。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注意到这半年里,车圈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特斯拉被围攻成为全民公敌,“造车三傻”获正名成为“蔚小理”,电池一哥宁德时代市值过万亿,雷军、周鸿祎等科技大佬纷纷入局,华为在造车行业的动作也密集了起来。

  跟一年前的格局相比,如今的造车行业大变天了。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通过盘点2021年上半年新造车行业的大事件,来看看这半年行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入场玩家们谁更能打。

  核心要点:

  1、特斯拉在中国遭遇滑铁卢,蔚来、小鹏、理想上半年销量大爆发,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等新势力正加速赶来。

  2、比亚迪、长城、吉利、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依然能打,比亚迪汉、欧拉、极氪、宏光MINI等车型关注度很高。

  3、科技巨头以不同姿态下场,华为重申不造整车,小米投入重兵造车,360投资了哪吒汽车,都想从火爆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4、动力电池依然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且产能紧缺,车企们联手把宁德时代送上了电池铁王座的位置。

  5、资金不再是制约造车新势力们发展的最大因素,抢人、抢渠道、抢时间,新造车的综合能力之战正式打响。

  特斯拉跌倒,“三傻”吃饱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注意到,上半年最大的一个反差是,特斯拉跌落神坛,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安全”的印象,但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崛起,销量都创了新高。

  从销量来看,在4月“刹车失灵”维权事件以前,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节节走高,3月交付35478辆,创历史纪录,但4月即暴跌67%,回落到11671辆,5月回升至21936辆,6月28138辆,但还是没有恢复到3月的水平。

  特斯拉中国上半年交付量

  在产品结构上,特斯拉正在把Model Y打造成Model 3之后的另一爆款车型。特斯拉国产Model Y在今年1月开始正式交付,市场反馈还不错,5月交付量已经超过Model 3。

  蔚来、小鹏、理想在过去被称为造车“三傻”,颇有难兄难弟的意味。但李慧敏老师作品集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三傻”已经完全走上正轨,联起手来可以跟特斯拉扳手腕了。于是,业内开始称它们为“蔚小理”。

  “蔚小理”2021年上半年交付量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从图中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蔚来的新车交付量平均每个月在7000辆左右,小鹏和理想是5000辆左右。这是历史最好水平,而且这还是在包含了一季度淡季的情况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月,蔚来交付8083辆,小鹏交付6565辆,理想7713辆,这是这三家公司自创办以来单月最高纪录。按照这个趋势,下半年“蔚小理”的累计交付量应该还会创新高。

  这个交付数据有这样几层意义。一是蔚来证明了在4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也能走量;二是小鹏证明了在竞争最激烈的20万元市场里,非常能打;三是理想证明了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能行得通。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指出,上半年是“蔚小理”的高光时刻,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们,正在加速赶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哪吒、零跑。

  哪吒汽车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发力,当年9月首次交付超过2000辆,随后就稳定在了2000辆以上,今年4月突破4000辆,6月突破5000辆。从单月交付量来看,哪吒在6月已经非常接近小鹏,差距缩小至1427辆。

  零跑汽车从今年4月开始起量,单月交付首次超过2000辆,5月超过3000辆,6月逼近4000辆。虽然跟第一梯队还有差距,但增长速度非常快。

  哪吒和零跑,跟“蔚小理”一样,都是在2015年前后那一波造车浪潮中成立,并一直发展至今的造车新势力。只不过相比之下,它们的发展速度、品牌声量、规模都不如“蔚小理”,所以只能归为第二梯队。但在未来,它们或许有抢跑的机会。

  传统车企反攻,科技巨头发力

  上半年的另一大变化在于,传统车企的反攻速度相当惊人。

  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在产品层面最让外界惊艳的不是蔚来,也不是小鹏,而是“两极”——极狐、极氪。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注意到,极狐是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夕发布了四款车型,价格最高逼近35万元。当时一段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在市区复杂路况长距离自动驾驶的视频,在网上引发了很高的关注和讨论,和华为的合作,也大大增加了外界对极狐的关注度。

  极氪是吉利新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也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发布了新车——。这款车的外观设计在网上讨论度很高,另外此前吉利已经推出了新能源品牌领克、极星。

  北汽和吉利都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它们的打法也有一定相似之处,产品定位高端,品牌独立,用新品牌去打新市场,摆脱老品牌的旧印象。虽然这两款产品还没有大规模交付,但从业内的关注度来看,两家传统车企这次应该不是小打小闹。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认为,相比北汽和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上汽、广汽这五家传统车企,步子要迈得更大更快。如果从单款车型的销量来看,传统车企要比造车新势力更具优势。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五款车型(不包括特斯拉),分别是宏光MINI、比亚迪汉EV、奇瑞eQ、广汽埃安Aion S、长城欧拉R1。全都是传统车企,新势力没有挤进前五。整个上半年,月度销量榜前五的位置,基本都是被这五款车型霸占,偶尔理想ONE、长安奔奔EV能挤进前五。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从销量而言,新能源汽车赛道不再是蔚来、小鹏、理想的主场,传统车企独立推出的这些新品牌相当能打,新造车从相对平和的春秋时代进入战争惨烈的战国时代。

  另外,科技巨头纷纷下场造车,也是上半年的一大亮点。关注度最高的是华为、百度、小米。

  华为早在2019年就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但外界对其感知不多。今年,华为跟车企的合作多了起来,比如极狐阿尔法就使用了华为的技术,华为从车型收入中分成。另外,华为还开始卖车,首款车是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今年4月进入华为线下旗舰店开卖。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指出,过去一直定位“自动驾驶平台型供应商”的百度,也在今年1月正式官宣造车,和吉利成立新公司集度。小米更是在今年3月高调宣布造车,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而最近,低调了很久的周鸿祎,突然开始活跃起来,接受媒体采访,发表各种跟造车相关的观点,此前,360投资了哪吒汽车。

  传统车企大反攻,科技巨头频发力,都集中在过去这半年。

  电池巨头称王,自动驾驶高光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注意到,上半年出现了两大“荒”,一是“芯片荒”,二是“电池荒”,这都限制了新能源车企的产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电池,直接影响汽车的续航、动力、价格、安全。

  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的造车企业,都会去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总部“拜码头”,因为好的电池要排队抢。

  5月31日,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成为创业板首家万亿市值公司。6月29日,宁德时代股价继续上涨,市值超过1.2万亿,超越中国平安,夺下“深市一哥”宝座。在上半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宁德时代创造历史。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宁德时代在今年1月至5月期间提供了全球最多数量的电动汽车电池,占据全球31.2%的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排在第二、第三的LG能源和松下,分别占23.1%、14.7%。

  另外一件发生在上半年的大事,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时隔数年首次超过三元锂电池。2021年前5个月,三元锂电池的产量占比降至49.6%,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占比升至50.3%。

  这个变化的背景是,更多车企开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去年下半年特斯拉开始使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小鹏也在今年上半年首次推出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

  跟造车一样,动力电池的战争同样风起云涌,行业格局急速变化。

  电池还只是解决了车辆驱动方式的问题,随着电池性能不断优化,资本开始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智能化的战争中——自动驾驶。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指出,今年以来,自动驾驶行业掀起融资潮。仅在刚过去的6月,就有十多家自动驾驶公司完成融资。6月8日这一天,两家自动驾驶公司同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而在4月中旬,图森未来登陆纳斯达克,拿下“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头衔,将行业热情再往前推进一步。

  创业公司密集融资的同时,巨头们也在加速布局。

  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要成为自动驾驶供应商,按照华为的设想,中国每年汽车销量超过2000万辆,“每年从每辆车平均获取1万元收入也足够了”。随后华为发布了一系列自动驾驶相关产品,想要与车企合作,以便实现自动驾驶系统铺开。

  百度过去这些年砸下重金布局的阿波罗计划,如今终于迎来真正的风口。滴滴自动驾驶也在今年获得了融资,成为滴滴手中非常重要的一张牌。

  如今,没有哪一家车企会否认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性,只不过,摆在车企面前的选择题是,究竟是全栈自研,还是对外合作?

  于是,这也就有了7月初上汽和华为的“灵魂之辩”——上汽表示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因为这样一来,第三方就成了灵魂,而上汽成了躯体。

  如何选择切入自动驾驶的方式,这将是接下来半年里,车企们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

  缺钱不再是硬伤,抢人抢渠道抢时间

  一年多以前,资金问题还是困扰很多造车新势力的难题,但如今,缺钱已经不再是硬伤了。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一季度末的时候,蔚来、小鹏、理想的公司账上,分别趴着286亿元、311亿元、61亿元的现金。7月7日,小鹏在港股双重上市,又募资超过150亿港元。另外,对于“蔚小理”而言,随时可以增发融资,所以资金已经不是大问题。

  车企有钱了,就开始抢人、抢渠道,以及更重要的,抢时间。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根据BOSS直聘数据,今年以来,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企业招聘岗位数量、求职者关注热度持续攀升。其中,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销售、用户运营等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超过1.8倍。

  新能源汽车是新物种,所需要的人才不局限于汽车圈,还涉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线下门店等,需求更加多元。这意味着,新造车企业抢人时的对手,不仅是车企,还有各大科技公司。

  来源 / 《新能源汽车人才启示录》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指出,脉脉《新能源汽车人才启示录》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人才最关注的科技企业,排前三的分别是字节跳动、华为、美团。“对于车企HR来说,与互联网科技巨头抢人需要新打法。”

  新能源汽车还带来了全新的渠道体系。新造车在渠道上多是自营模式,绕过4S店,通过线下体验店直达用户。上半年,各大造车新势力都在加速开店。

  不只是“蔚小理”,极狐、岚图、哪吒等玩家也加入了战局。极狐空间、岚图空间、哪吒体验中心,不同的叫法,但基本都是类似的模式。这些门店大多开在市区的商场里,而不像过去的4S店多在偏僻的市郊,于是围绕商场的点位争夺愈演愈烈。

  新造车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维度的竞争,不论是电池,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单一能力都不足以让车企从竞争中取胜。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之争,会是接下来的方向。

  而时间将是决定战局走向的一个重要变量。

  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注意到,新造车行业的玩家们都将目光放在2025年。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将达到20%。另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5年,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并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所以很多车企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都是以2025年为时间线。

  2025年将是一个分水岭,那是真正决胜负的时刻。

  2021年是这个新五年的第一年,第一年的上半年已经结束,下半年的故事刚刚开始。李慧敏老师作品集指出,而刚进入7月没几天,特斯拉就上线了新版本的Model Y,降价超过7万元,直接打响了下半年的战争。

  谁能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笑到最后,就要看它们在接下来的表现了。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